恭贺新春 | 《比较教育学报》2024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龙
行
大
运
Happy New Year
2024年第1期封面
学科建设
王正青;岳川洋
比较教育问题研究的基本流程与技术路线
摘要:学术场域中的问题基于而又抽离于普通生活,它必须被纳入特定的概念框架,继而形成能被探讨的、论证的问题。从所选择的议题看,比较教育研究中的问题研究可分为专题类、区域类、综合类三种类型。比较教育问题研究有其自身的学科规范,在研究起点上要避免泛化真实问题,在研究情境上要理解异文化教育特性,将数据式循证研究作为强力支撑,以此达到批判建构学科知识与理论的终极目标。比较教育问题研究必须遵循主线,从识别问题到分解问题,再到基于问题属性确定研究方法,最后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挖掘背后的深层原因,以此形成比较教育问题研究的基本流程与技术路线。
关键词:比较教育;问题研究;议题选择;学科规约;技术路线
孔令帅;喻 滢
新时代我国比较教育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范式的规整
摘要:21世纪以来,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相关文献逐年增长,并呈现出多样态的发展趋势,但研究范式仍有不足。当前我国比较教育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范式主要表征为研究主题来源广泛、研究方法丰富多样、研究规范已初步形成体系、研究综述有待完善、研究框架需进一步确立、研究启示普遍针对性不强。新时代我国比较教育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需要在研究主题的深化、研究综述的完善、研究方法的选取、研究框架的形成、研究启示针对性地加强、研究规范的统一等方面规整研究范式,探索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发展之道。
关键词:新时代;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范式;教育学;比较教育学
教育改革
胡 睿;宁 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民受教育权工作的实践与挑战
摘要:更加包容、公平、优质的全民终身受教育权是实现2030全球教育发展愿景的关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长期关注全球受教育权事业,经历了以保障人人享有基本的受教育权为重点的起步期、以倡导全民享有终身受教育权为重点的发展期、以追求更加包容、公平、优质的全民终身受教育权为重点的深化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制定全球标准、加强各国政府能力建设、开展全球调查研究以及搭建国际合作桥梁等实践路径,切实推进了全球受教育权发展。与此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受教育权工作也面临着弱势群体受教育权缺乏有效保障、数字技术拉大受教育权差距、气候变化加剧受教育权危机等多重挑战。
关键词:受教育权;全民终身受教育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2030
檀慧玲;孙一帆
大型教育质量监测项目报告制度要素的比较研究
摘要:加强教育质量监测报告的制度化建设是保障报告质量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教育质量监测报告由于制度性引导与规范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存在质量不佳、出口不畅、应用阻滞等问题。基于制度构成要素理论,本研究形成由规制性、规范性、文化–认知性及实施–反馈性四要素构成的报告制度要素分析框架。依此框架对国内外大型教育质量监测项目报告制度的构成要素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具有通过制定政策或标准规制报告各环节工作、大力拓宽报告类型并据此设计与组织报告内容、注重引导受众对象对监测报告的理解与认同、重视监测数据和结果报告的应用及其影响力的传播等特点。推动完善我国教育质量监测报告的制度化建设,促进报告质量提升和结果应用,需加强针对监测报告的政策规划设计与供给,逐步构建覆盖报告研制全过程的质量保障体系,努力丰富报告类型和持续优化其受众性,结合教育实践需求不断探索和创新监测数据和结果报告的多种应用途径与机制。
关键词: 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制度;制度要素
教育治理
段世飞;钱跳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教师数字能力发展研究
摘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推动全球教师数字能力发展的重要领导者,其以引领数字时代的技术教育变革,履行公平、全纳、多元的价值追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响应教育的国际合作作为推动教师数字能力发展的价值理念。在各类横向与纵向组织架构的支持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形成了由教师数字基本能力、数字学习能力和数字教学能力三方面组成的教师数字能力发展框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发布研究报告和战略规划、制定全球框架和标准工具、开展技能培训和经验分享、建立门户网站和数据库与促进国际合作等实践举措推动了教师数字能力发展的知识生产、树立了教师数字能力发展的国际标准、弥补了教师数字能力发展的数字鸿沟、增进了教师数字能力发展的国际视野。
关键词:教师数字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教育治理
陈殿兵;朱鑫灿
风险与规制:人工智能伦理准则框架构建的国际经验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变革性和颠覆性影响的同时必然引起学界和业界对其给人类社会所带来伦理挑战的大讨论。以“人工智能基本伦理准则是什么”为研究问题,运用质性研究中实物分析的方法对美国、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有关人工智能的6份政府政策文件进行编码分析,提炼出人工智能伦理五大准则,并对准则进行讨论分析。研究发现:以人为本、安全可靠、公平正义、透明公开和负责监督是人工智能伦理的五大准则。基于研究发现,提出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建议:在以人为本准则上,需要协调人机关系;在安全可靠准则上,需要关注数据隐私的安全;在公平正义准则上,需要尽力消除偏见歧视;在透明公开准则上,要加强算法、决策的可解释性;在负责监督准则上,要明晰责任归属以弱化社会矛盾。相关研究对中国当下人工智能伦理准则的研究反思与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伦理准则;框架建构
张舒平;张晓峰
孩子放学后怎么办?——美国加州扩展学习计划探析
摘要: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扩展学习计划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部分,不仅解决了儿童放学后无人看管的问题,而且发挥了育人价值。扩展学习计划采取政府管理与私人运营相结合的模式,并做到校内运营与校外运营相结合,以及学业支持与活动多样化相结合。扩展学习计划的有效实施,依赖于一系列措施的综合推进,包括稳定的财政资金支持、专业的师资队伍保障以及全面的质量标准体系的指引等。扩展学习计划启示我国,推进高质量课后服务要统筹并重点处理好服务内容、服务形式、经费支持、师资保障、监管评估等关键事项。
关键词:加州;扩展学习计划;放学后教育;公共服务
素质教育
梁 茜;皇甫林晓
从数据分析看非认知能力因素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
摘要:基于SSES 2019的测评数据,运用两水平分层线性模型(HLM)探究学生及学校层面的非认知能力因素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学生层面,个人背景因素、在校感受、社会与情感能力水平均对学生的学业表现具有显著性影响;在学校层面,学校氛围及人际关系显著影响学生的学业表现。应进一步关注学生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的个体化差异;重视学生的在校感受,形成更具关怀性的学校氛围;加强社会与情感能力培育的支持框架建设;优化学校内部的人际关系,促进教师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非认知能力;学业表现;社会与情感能力;HLM
张 婧;杨晓坤;张雨洁;苑大勇
法国生态代表项目的运行逻辑、实施路径与启示
摘要:在法国,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2019年法国教育部提出选举生态代表,环境教育的发展进入新阶段。法国的生态代表项目具有清晰的运行逻辑,生态代表的选拔遵循全员参与、层次递进的原则。当选的生态代表以实践为导向,有着四重身份:信息传递者、项目行动者、会议发言人和行动评估者,围绕可持续发展的五大主题开展活动。法国生态代表项目通过研发指南、搭建多元参与的全学校支持模式、构建多维活动平台与保障机制等实施路径促进生态代表行动的可持续发展。虽然目前生态代表的教育实践在监督评估机制、安全保障设施等方面还有待完善,但仍在提升法国学生生态素养、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可以为我国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 法国;生态代表;可持续发展教育;生态文明教育
教师教育
孙刚成;杜怡文
英国基础教育师资短缺:现实困境、归因分析与对策
摘要:英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面临的短缺危机既是一国现象,又具有普遍的警示价值,值得引以为鉴。英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短缺主要表现为总量性短缺问题、师资恶性循环流失问题、师资结构性短缺问题等。通过对英国基础教育教师短缺概念的梳理与影响教师短缺因素的归因分析发现,薪酬待遇缺乏竞争力、政策变化加剧了教师压力、资金支持的激励性不足、教师供应模型存在误差等因素影响了教师队伍的供给与发展。据此,英国政府制定了教师招聘与留用战略,采取了一系列挽救措施,希望建立具有吸引力、可持续性和回报性的教师发展体系,重点支持早期教师发展,鼓励学校领导建立支持性的学校文化,增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结合财政与非财政等手段应对英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短缺的困境。同时加强对数据的科学统计,通过强化数据的精准性与完整性提升数据对教师供给的指导价值,并借助研究,支撑经济与非经济手段有机结合的政策改进,以期制定更加有效的教师招聘与留用支持政策。
关键词: 师资短缺;教师供给;供应模型;供需矛盾;职业吸引力
赵 洋;陈云奔
整合性交替培养:法国教师教育课程探析
摘要:近年来法国基础教育发生了多次重大改革,其中关于高质量的教师职前培养和极具特色的“整合性交替培养”型教师教育课程是提升国家教育水平的重要举措。经过多年的发展,法国形成了双轨合一式的教师培养机构和多元整合式的教师培养路径,继而产生了以行动为导向、以“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为特点的整合性交替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以培养团队、学科知识、教育知识以及教学知识的四重整合为原则,加之多种实习方式的交替进行,旨在提供专业化且高质量的教师教育课程。同时,法国也通过对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时分配的有效统整,体现出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与层次化等特点。
关键词:整合性交替培养;教师教育课程;教师专业发展
课程教学
董瑶瑶;王 田;刘 坚
指向创新人才培养的 OECD 数学学科教学设计与改革
摘要:基础教育阶段应为创新人才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聚焦于OECD学校教育变革国际行动研究项目,以数学学科为例,深度分析了OECD指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教学设计改革路径和典型范例。在改革路径方面,OECD以中小学教师为改革主体,以教学设计为改革客体,以指向创新人才培养的创造力概念框架、活动设计原则和评价量规为改革手段,从目标、活动过程和评价三个方面系统保障了课堂改革落地生效。在教学设计范例方面,通过分析OECD发布的数学教学设计范例,从创造力发展目标的设计、结果与过程的评价目标、情境创设与驱动性任务以及师生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四个部分剖析了指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教学设计开发。基于分析研究,得出OECD的国际行动研究主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坚持目标导向、落实评价先行、创设新鲜情境、强调任务意义感、保护创新发展土壤等方式推动中小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并进一步总结了中小学课堂上扼杀创新人才的常见误区,可为我国开展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启示。
关键词: 创新人才;创造力;教学设计;OECD;数学学科;基础教育
邴 杰;黄镜玮;刘恩山
欧盟社会性科学议题开放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应用——以ENGAGE科学教育项目为例
摘要:创新驱动发展是21世纪科学教育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欧洲教育委员会在“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的价值引领下,开展了一系列基于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的相关项目研究,其中ENGAGE项目的影响力最为深远,该项目聚焦6—8年级阶段学生认知,开发了覆盖物理、化学、地理和生物等领域的30个教学案例,结合5E教学模式,关注多维目标整合;重视负责任的科学研究与创新,基于探究实践、论证推理等科学实践活动组织教学内容;在评价上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针对我国科学教育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开发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资源时需锚定新兴领域,主题筛选聚焦社会性科学议题内涵特征;围绕课程需要制定教学目标,关注大概念和多维探究技能融合;要基于学生认知规律和科学探究组织灵活性、可行性的教学内容;实时做好追踪记录,侧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同时在借鉴国外开放教学资源时,要根据本土实际作出适合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调整,有选择性地筛选并能结合本土案例的适宜主题,围绕课程和教学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合理规划教学实践活动并及时反思改进教学案例。
关键词: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科学教育;开放资源;教学案例
出版:《比较教育学报》编辑部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55号
邮编:200234
电话:021-64322352
邮箱:wgzhxx@163.com
投稿:https://publish.cnki.net/wgzx